小时候,我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善人”的故事。大人们也时常跟我讲起: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可是在我心中,“善良”的概念还很模糊,就像蒙在雾里,我总是弄不清它是什么。虽然我崇尚善良,也想成为一个人人尊敬的“善人”,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一次,爸爸妈妈带着即将过九岁生日的我去商场买蛋糕。他们在玻璃柜前挑选,我蹲在店门口,无所事事,突然注意到一旁婴儿车里的小婴儿正在啼哭,身旁也没有长辈看护。我正觉无聊,便走上前去逗她玩。我弯下腰,扮出各种笑脸,又作出夸张的搞笑动作。她被吸引住了,渐渐不哭了,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我又拿起婴儿车里的拨浪鼓,卖力地摇着,还哼唱一些童谣给她听。她越看越入迷,竟手舞足蹈地笑出声来。
这时,两个大人急匆匆地赶过来,目光落在了我身上:“谢谢你啊,小朋友!”
这时,爸爸妈妈从店里出来了,刚好看到了这一幕,很快便猜到发生了什么。
“是你把她哄好的吗?真棒!其实,这就是‘善’啊。虽然很微小,但是要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点点滴滴的小善积起来,就成了真正的大善。”妈妈笑着说。
尽管,那个时候的我,无法完全理解妈妈的意思,但却第一次对“善良”有了认知。
后来,我做了更多的“善事”—帮迷路的老人回家,收养流浪的小动物,在公园里捡垃圾……我感到,善良与我之间的那层雾已经散去,它甚至可以时刻伴随我左右了。
善良与人们的距离看起来遥不可及,实则近在眼前。只要有一颗爱心,并愿意付出行动,善良就不会离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