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才能,他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以有限的力量追求无限的成功,又怎能取得辉煌?所以智者会借助他人的力量成就自我。
我们一直在强调靠自己的双手开拓世界,推崇以一己之力建功立业,却忽视了借助他人的力量成就自我。勾践借范蠡之计而报仇雪恨,刘彻借卫青之勇而北却匈奴……适当地借助他人的力量,推自己一把,可以“送我上青云”。由此可知,学会凭借他人之力可以成就自我。
东汉末年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而刘备却能成为其中的翘楚,争得一壁江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善借助别人的才能。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借助诸葛亮的三把火烧出了蜀汉政权的根基。由此来说,刘备之所以能成就帝王之业,他谙知借他人之力成就自我的道理。
然而,借助他人的力量并不代表依赖他人。康有为靠光绪帝之力变法而中途夭折,孙中山靠军阀革命而屡遭失败,这些历史的悲剧都在警告我们不能依赖别人的力量,否则只能迷失自己的方向,失去自我。所以,是借助他人而不是依赖他人,是用他人之力来辅助自己。
常春藤与金钱花,虽然没有坚强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树干和篱墙,以昂扬的姿态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篱墙和树干凭借着常春藤和金钱花的美丽,也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人生亦需要借力。汉高祖刘邦,如果不借助张良的谋略,不借助萧何的智慧,不借助韩信的带兵策略,是无法成就大汉江山,从而登王宝座的。反观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等人的谋略,结果被刘邦击败,落得个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下场,空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
国家同样需要借力。一个国家要想强大,也应当学习借鉴别国的文化与科学,吸取别国成功的经验,把别国的经验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我所用,才能壮大自己,发展自己。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讲述了借助外力的重要性。他力,无疑必不可少。巧妙借助外力,可以帮助我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合理使用他力,可以帮助我们稳步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