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找苦吃,不是没事找事。自找苦吃,也不是故作姿态。自找苦吃,指的是不畏险阻,主动挑战;指的是直面挫折,正视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更直接点明——“自找苦吃”,是新青年应有的精气神。
自找苦吃,见心明性。
毛泽东和习近平,共和国的两代领袖,都选择了自找苦吃。青年毛泽东,因自己才干,得国共两党领袖青睐,让他留在城市工作。他却弃如敝履,自找苦吃,主动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青年习近平,因特殊时代下派到乡村。当有机会回城时,却选择自找苦吃,留在陕北农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利。毛泽东在自找苦吃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习近平在自找苦吃中,奠定了治国理政的理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自找苦吃,明心见性。自找苦吃,知己心,明民心,见自我,见天地。
自找苦吃,增益不能。
《长安三万里》的热播,让高适的故事为人所熟知。但高适之自找苦吃,却不为人所重。其走荒漠,锤炼神魂。沉荒村,斟酌诗文。黄沙滚滚,增益其见闻,锤炼其诗境。荒村寂寂,增益其智慧,锤炼其文胆。主动远走沙漠,吃苦不在话下;甘心沉浸荒村,吃苦也能作甜。反观杨国忠、李林甫等高官大户,骄奢淫逸,放诞夸饰。不能受半点苦,更不自寻苦。渔阳烽火起,长安公卿乱。虽不愿吃苦,能不吃否?虽愿重振乾坤,力所能及否?自找苦吃,砺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泛身,增益所不能而后大能。
自找苦吃,修己报国。
大禹九年跋涉,非不思家,乃为自苦而治水。王安石主持变法,非不思官,乃为自苦而济民。祖逖闻鸡起舞,非不思睡,乃为自苦而强壮。此三人者,皆能自找苦吃,直面矛盾,最终成就自己,报效国家。反之,仲永流转多家,非文曲星,不敢自苦而学,终究泯然众人,于己败也。赵括纸上谈兵,非惊世才而练,终究身丧军死,于国亡也。王明上蹿下跳,非睿智者,不愿自苦而战,国内危则奔驰出国,党有成则抢班夺权。其名已镌刻耻辱柱上,其恶大伤我党我军根本。人不自苦,苦其消耶?
我想到了司马迁,主动吃苦,跋涉于名山大川,小巷危楼,自寻苦吃,才搜集到庞大的一手信息,助力他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我想到了唐玄奘,主动吃苦,孤行于沙漠荒野,异域列国,才走到天竺那烂陀寺,学成归来,三藏佛典,百卷游记。我想到了脱贫攻坚的扶贫干部,主动吃苦,穿行于田间地头,村舍茅屋,才弄清楚贫苦原因,制定出精准扶贫之策。我又想到,不主动吃苦的李煜国破家亡,不主动吃苦的张学良丧地辱国,不主动吃苦的中学生落榜彷徨。人不自苦,苦必自来。
山河更易,沧海桑田。人生悠悠,百年而已。主动吃苦,非自我折磨。吃苦不为苦,吃苦却为甜。敢于吃苦者,必不久苦。不敢吃苦者,苦自长随。平凡者如此,富贵者如此。过去其如此,当代者亦如此。自找苦吃,方可成就未来。
试问:君其自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