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枯河旁那个叫山水村的村庄是我的家。
一
儿时,我因为家中大堂中间有一个“青山绿水”的牌子,而记住了这个四字词语,这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四字词语。可是故乡并没有青山,也没有绿水。母亲说我们的家乡是泥土组成的,正如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宛若泥土。
二
母亲工作的厂房很大,我经常去那玩。有时坐在破旧的纸箱上,母亲嫌衣服脏了还要洗,就把纸箱擦干净了让我坐。无意间抬头看见一只小麻雀在天上自由翱翔,我打量着自己,觉得自己肯定比那小东西飞得更好!我找到妈妈,央着她教我怎么飞上湛蓝的天空,但母亲只笑着说了一句“小傻瓜”就继续陷入忙碌的工作中了,我暗自下定决心,我将来一定要学会飞翔,让母亲刮目相看!
三
房子往北不远处有野菜,我每次见母亲去那挖野菜的时候,都死缠烂打着要跟着她。妈妈说我不听话,我不明白,就是觉得这比在家好玩多了。我见母亲挖的野菜上有洞,我就问这些洞干啥用的,妈妈回答:“这些洞是用来装饰用的,你看这像不像沙发装饰咱家?”“装饰是啥意思?”我又问,“就是让它更漂亮。”明白了,我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东西。于是,我就将没有洞的野菜都扣了几个洞,妈妈见到后很气愤:“熊孩子,你扣洞干啥?这些菜中午还得煮汤喝呢。”我更加不解了。
四
家的东南方向大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听母亲说去买卖东西叫“赶集”,但母亲总把“赶集”说成了“赶鸡”,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真的“赶鸡”呢,我还纳闷赶鸡干啥吧?后来才知道就是人们聚在一起,有卖东西的,有买东西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应有尽有。我听完妈妈这么说,就想去看看,凑凑热闹,母亲竟然“破天荒”地同意了,真是让我喜出望外。路上,母亲依旧哼着那几首老年民曲,她最爱在干活的时候哼上几句,我也不厌其烦地跟着母亲一起唱。
到了之后没想到比母亲的厂房还要大,我从来没有这么欢快过,带头跑在前面,并催促后面的母亲走快点。我四处逛游,这儿看看,那儿看看,我突然看见一个浑身都是绿色,又长又细还说不上来名字的蔬菜,我拽着母亲的衣服问这个叫什么?母亲说叫黄瓜。我很疑惑“为什么不叫绿瓜?”母亲却不理我。我思考着在另一个案子上一个又黄又胖的瓜,恍然大悟,自信地对母亲说:“妈妈!我认识这个,它叫青瓜是不是?”母亲转过头,突然大笑起来。
五
一清早,我见母亲要去上班,央着也要跟她一起去。“车子只能载一个人,除非你再骑个自行车在后面跟着我。”我从小没有骑过自行车,却在心里怂恿自己,假装轻松地答应妈妈,我慢慢走上前,脚一蹬车,心里一慌,车一歪——好了,我成功倒在地上,再也不敢骑自行车了。母亲哈哈大笑起来,说“不要灰心,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再试一次。”那天没能去成母亲的厂房,妈妈的这句话,却烙在了我的心上。
六
我最爱吃的水果是西瓜,但在我们家一年吃一次西瓜就算是奢侈的了。可是最近父亲居然狠心买了两个大西瓜, 刚看到时我激动不已。我在屋里吃着西瓜时,就听见我家养了三四年的那条老狗“汪、汪、汪”的叫声,我想,我说话时说出来的是字,那狗汪汪叫是不是也在说话?这种天气,在外面待几分钟就会口干舌燥,那它是不是想说它渴了呢?口渴当然是吃西瓜最爽了,母亲说过分享,我便切下来一大块西瓜,小心翼翼的送到狗边,看着它一点一点的吃下去了,我开心得不知所措。没想到却换来一顿臭骂:父亲说母亲没有管教好我,母亲说我不懂得节俭。我觉得委屈,狗渴了吃西瓜当然是最好啊。我主动找母亲和她定下一个约定:等到我长大了,我让母亲天天都有西瓜吃,以后让母亲住大房子。母亲当然一点都不相信,说让我听话就知足了,但我却偷偷听到母亲和邻居夸我有孝心。
这便是我的母亲,长在贫瘠的乡村,却又无比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