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纪录片《辉煌中国》,一帧帧充满时代气息的画面,描绘的是文明和谐的中国,是山清水秀的中国,是改革创新的中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福建省艺术馆艺术创作部主任江书荣说:“今天,农民漆画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认同和弘扬,也是我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如今,每年有3000亿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如同一道穿越时空的光,连接天地寰宇,历史星河。中国人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水墨丹青里的江山如碧,诗词歌赋吟咏的长天霁色,山中溪水的泠泠作响,夜幕下漫天繁星的灿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浙江淳安下姜村村民悉心守护千岛湖生态环境,如今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村民不仅能享受自然美景,还能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浙江安吉余村启用胡青宇的创业项目,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生态村。“青山犹在映春意,绿水长流诉古今”,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我们当秉持初心,为华夏大地绘制一幅山清水秀的画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中国,处处都有移动支付:从医院到酒店,从菜市场到加油站,甚至路边摊。每分钟有11家初创公司诞生的中国已经是全球创新的重要基地。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就是中国创造,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只因中流多砥柱,故能千古振英声。”
我们要奏出华夏最强音,谱写光辉的新时代之曲!
辉煌中国观后感675字
《辉煌中国》是一部意义深远、值得无限回看的纪录片,它讲述着祖国十八大以来五年间的辉煌发展历程,让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构想了一幅宏伟蓝图:修建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 这是当时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成就了一个个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沟通粤港澳三地,让这个大湾区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上又一个闪耀的经济增长极。兰渝铁路上,复兴号穿越胡麻岭隧道,飞驰的灯光如流星一般向后划过,仿佛在穿越梦幻时空。赞中国奇迹日新月异,叹中国梦永不停息!这盛世,如您所愿。
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是我国的新发展理念。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成果激发经济活力,人民生活更便捷,国家实力更强大。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仅有创新能力还不够,必须念好“协调发展”这部真经,提高发展系统性、耦合性、均衡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当然,谋发展的同时,还不能丢了“绿水青山”,我们要齐心建设美丽中国,让清澈的水,湛蓝的天,新鲜的空气永驻我们身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让我们的发展成果不仅惠及中国人民,还要惠及世界人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多精彩?我想,这部《辉煌中国》已经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像唐恬在《如愿》中所写的那样:“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即不枉青春,勇往直前,才能如我们所愿。
辉煌中国观后感409字
这部纪录片记述了中国的一个个巨大成就,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蓝鲸一号等,通过这个纪录片,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农业与工业的发展程度,甚至有些地区可以使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类进行机器的生产或农业的培育,这都体现了中国的富强,彰显了中国的国际上的地位。
记得在《辉煌中国》的一个片段里说到了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最后的沉管连接,每个沉管之间的距离,必须牢牢地控制在十几厘米内,在这连接沉管之前,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反反复复的检查了这最终的沉管。
连接的过程中,有一大批的潜水员下水进行实时勘察,避免这最后的沉管有着任何的漏洞,随着离海底的距离越来越近,地面人员也越来越紧张,五米四米三米两米一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个连接着香港,澳门,珠海的大桥终于可以通车了!
这不但体现了中国的富强,更凸显了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的高度,证明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我为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感到无比自豪,中国速度!中国科技!中国力量!
辉煌中国观后感1500字
他问我最想要的是什么,我说是惊天动地的一秒。——题记
将十八大以来五年间涌现的一个个奇迹工程作为序章,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新发展理念为脉络,串联为震天撼地的六秒钟——便是这部名为《辉煌中国》的纪录片。
第一秒:恢宏工程展雄姿
忆往昔,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对中国做了规划: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开凿并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当时,人们都觉得要实现这一目标,步履维艰,艰苦卓绝。转望今朝,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这些伟大工程构筑起层层天梯,朝着伟大梦想一点点靠近。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港珠澳大桥最终接头安装。为此,总工程师林鸣准备了三年,为最后的安装做了上百次方案推演。2017年5月2日,振华30托举起中国建设“梦之队”的期望,经过连续17个小时的海上作业,终于迎来了完美结局——接头精准着床,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
当庆祝的烟花燃放在海面的那一秒,屏幕前的我也是热泪盈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秒:创新引擎向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中国的战略决策,也是强国路上的真理。
最让我自豪的是,当外国友人说出“特别爱中国的生活,觉得中国的生活特别厉害”的那一秒。中国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外卖、无人零售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无不让人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同时也反映出中国正不断走向创新强国的未来!
第三秒:协调发展显智慧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从高山到平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巨大的地域差异,如何实现协调发展成了一个难题。
方法总比困难多。中国在实践中提出了跨区域结对帮扶的方案。闽商跨越山河来到了宁夏,贺兰山戈壁荒滩变成了绿洲;未开垦的土地经过蜕变,孕育出了清甜的葡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闽宁模式推动了两省携手并进。一对来自小山村的夫妇在葡萄园找到了工作,收入高了,生活也越过越好。两口子在镜头前展露着发自真心的灿烂笑颜,成为了记忆中温暖人心的珍贵一秒。
第四秒:绿水青山护家园
如今,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似乎不断加剧。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生态的破坏,人类也遭到了自然的反噬。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建设美丽中国势在必行。
当我看见视频中澄澈清明的玛旁雍错的一刹那,我的心灵被深深涤荡了。这份澄澈清明离不开湿地保护员旺杰和巴姆的细心守护。他们观察着鸟类的状况,抢救搁浅的高原裸鲤,与动物为友,守候着这片净土。保护生态离不开他们,也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自觉与支持。
第五秒:共享小康添幸福
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上不断前进。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大大地提升。
纪录片中不到两分钟的片段却让我十分感动。87岁的袁老带着团队正在稻田进行新种苗试验。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中国新农业战略,正在这些种苗里生根发芽。绿油油的稻田逐渐模糊成了一张失焦的相片,稻花香处忆袁老,泣雨声中送英雄。
第六秒:改革开放敞胸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的那一秒,足以惊天动地。
创建自贸区、倡导“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更多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得到世界认可,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也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这样的胸怀与格局,成就了敢于冒险、乘风破浪的大无畏气概。
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接过时代的火炬,点燃希望。心系中华,心怀天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你我共筑辉煌中国!
辉煌中国观后感821字
《辉煌中国》,一部仅有六集的纪录片,将一块块零散的亮片,拼成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全景图,构成了一代人的难忘记忆,书写着这个时代的回肠荡气。
看完整部纪录片,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什么叫做不畏险阻、奋勇拼搏的硬气;什么叫做敢为人先、独占鳌头的志气!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观看过程中,我不禁一次次发出由衷的赞叹。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风雨同舟,奋勇向前,共同擎起中国这条腾飞的巨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凝心聚力、奋勇向前,取得了一些新成就。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中国港,无数个中国音符汇聚成一段段中国旋律,谱写出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的乐章,也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 每一集的结尾处,一串串数字震撼人心,那正是中国实力日益强大的见证。我相信,无论是华夏儿女,还是外国友人,都会为此震撼不已。
“圆梦工程”这一集给予了我尤其深刻的印象,一项项宏伟的工程,令我激动不已。港珠澳,“十年一桥,筑梦顶级中国造”;胡麻岭隧道,中国攻克德国专家都无法攻克的难题;郑万铁路看世间繁华,“复兴号”可“千里江陵一日还”;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尽显腾飞之姿。五年里,一张张中国基建的大网,编织起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每一次技术攻关与突破的背后,都是孜孜不倦的潜心探索;每一次对未来蓝图的描摹,都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圆梦工程”为工程师带来成就感、自豪感,为人民带来获得感、幸福感。今日之成就,为开创未来铺就了前行之路,激励着我们时刻赓续勇立潮头、实干苦干的精神。开拓进取,奋勇向前,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我们要为新发展、新成就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数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中书写。
青年,应是追光者,应以意气风发的姿态,以所向披靡的气魄,向着梦想一往无前。
圆梦今朝成追忆,梦圆未来更可期!
辉煌中国观后感885字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网……昨晚,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首集《圆梦工程》在央视播出,通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讲述了五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张张大网。
看着电视纪录片中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中国人民无不为之骄傲自豪。首集《圆梦工程》既展示了中国装备制造开拓创新的精神,又体现了我国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五年过去了,13多亿中国人民收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优异的成绩单中,人们找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辉煌中国》中大气磅礴、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让中国奔跑起来。兰渝铁路的建设构想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这条铁路只能是定格于想象之中。兰渝铁路就像一碗“豆腐脑”,因为“天路”攻克的技术难题是冻土,兰渝铁路全线存在着“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土质偏软,因此“怕软不怕硬”的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脑”里打洞,不仅难度大,而且极其容易涌水涌沙。中国智慧攻克道道难题,中国力量打破种种瓶颈,中国的铁路建设者最终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案,用226座隧道、396座桥梁实现了被称为中国铁路建设之最的850公里穿越,通过多项创新工艺,用传统工法解决了世界难题,铁路建设技术也因此在世界上大放光彩。
一座座新城因高铁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因高铁实现弯道超车,一条条旅游线路因高铁由冷转热,海南环岛高铁、兰新高铁、哈大高铁、京广高铁等,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其中近六成都是这五年建成的。这辉煌的五年,中国高铁实现了由追逐到领跑,从制造到创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完美蜕变,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实力担当,“复兴号”绽放出的速度与激情,更为中华民族复兴注入力量源泉。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辉煌中国》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每一天都有惊喜,每一天都有奇迹,这样的发展速度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满怀期待,期待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辉煌中国观后感644字
近日,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的播出,让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我们看到,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带领下,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愈加举足轻重的作用。
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的实力和辉煌成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
曾几何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受尽屈辱,一度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国力的日渐式微、观念的无知愚昧让中华民族几乎走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往昔的辉煌似乎只是一个梦。
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终于一步步地甩掉了积贫积弱的帽子。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实力更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飞速增强,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辉煌中国》全片凸显有意义、有厚重、有时代的代表性,分为《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六集,把一个恢宏的五年融合成一个故事,给人一种串珠为链的惊艳。每一集都是有鲜明的主题,讲诉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从思绪的回味中体验五年来的变化,将无数人联结为最大的同心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是思想共鸣的基础。
辉煌中国,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继续稳步发展,继续奋勇向前,走向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辉煌中国观后感397字
《辉煌中国》是一部让每个中国人激动人心的纪录片,是一部让炎黄子孙充满自豪的纪录片,让人看后深受鼓舞。
《辉煌中国》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每一个都是历史的路口,我们在一步步的努力中,实现发展的跨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同一条将亿万群众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在五年间变得更加坚实。铁腕务实的深化改革、推心置腹的宣传工作、念兹在兹的惠民情怀,让全国上下良性互动,产生强大凝聚力的“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正在日用而不知中深入人心,与无数个体的亲身感受、情感意愿和心理预期不断交织、激荡,构成建设祖国的最美画面。
祖国强大是我们最伟大的后盾,让我们更加有底气,尤其是身处国外的中国人,感受更加实在。
辉煌中国观后感807字
前几天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纪录片《辉煌中国》,影片中一幕幕体现中国正在提升的创造力、活力、影响力的画面闪过我的眼前,印在我的脑海,我在心里不停地感叹:我们中国变得强大、先进起来了!
这五年,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从“中国制造2025”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从天空领域、海空领域,到芯片等尖端领域,再到参与大科学计划,中国的科技发展,震撼着每一个人的灵魂,让我们骄傲,让我们自豪!为中国的发展自豪,为中国的创新自豪,为中国的辉煌自豪!
纪录片中列举了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超过208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一;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完全使用国产芯片;中国每年要产生300亿件快递包裹,“小黄人”智慧物流体系大大提高了运送包裹的工作效率;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接近9万台,同样位居世界第一······一项项尖端创新如雨后春笋,源源不断地在世界涌现。
特别是那一次,着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创新与强大。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妈妈带我和妹妹去上海玩。我们来到一家大型超市买东西。我和妹妹选好了自己喜欢的零食,便来到收银处等待结账。排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位外国游客,他正埋着头在钱包里找零钱结账,凑了老半天,总算是结好账了。还没等他整理好买好的商品,我“滴”的一声,已经结好账了。他转过头来,好奇地望着我,用非常生硬的中文问道:“天呀!为什么你不用付RMB?”我笑了笑,说道:“你好,我只是没有付现金罢了,我是用手机扫描付款的。”他更惊讶了:“哇,这是什么高科技?”我接着解释道:“在中国,你只要用手机扫描,就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在后来和他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原来在他们国家还没有移动支付这项技术。经过这件事,我真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倍感自豪。
看完《辉煌中国》,我不禁为祖国的创新和发展而骄傲和自豪。我要更努力地学习,争取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为祖国母亲的飞速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你点赞,我的母亲—中国!
辉煌中国观后感882字
“回望历史问初心,千秋伟业谁抗鼎?壮志豪情应犹在,逐梦不止方年轻。”
纪录片《辉煌中国》展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国,一个山河秀丽的中国,一个协调发展的中国。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系民生,兴华夏。
如果要问纪录片中最高频的词汇,那必须是“人民”。你看,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的建成是为了人民,绿色家园的建设是为了人民,脱贫攻坚更是为了人民,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所以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纪录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当属《圆梦工程》。
曾几何时,中国也曾山河破碎,国弊民穷,孙中山先生构建了这样的宏伟蓝图:“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这样才能振兴中华。”
百年之后,我们架起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的建造让“朝发白帝暮江陵”不再是纸上谈兵;中国港,中国网的建立让“一带”和“一路”牵手共进,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对话。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我们要让发展成果融进百姓的笑容,让发展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们真实地触摸到一个个圆梦工程,看它们坚强、有力、迅猛而温暖地铸就着这个国家前行的每一个脚步。
外界看到的是一串串惊人的数字,可对于我们的党和人民来说,却是一次次技术难关的攻克,一次次兢兢业业的探索。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2020年底,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北京明白”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民共筑辉煌中国。
忆往昔百年征程砥砺同心,看今朝千秋伟业催人奋进,展未来中国青年再创佳绩!现在我们已开始新的长征,这个长征也不只是两万五千里的路程,我们要抢渡的可能是更险的渡口,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风雪、更多的冰川……我们更应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一往无前的斗志,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愿以吾辈之青春,铸就辉煌之中华!
辉煌中国观后感1008字
冉冉升起的红日,正如日渐腾飞的中国。从昔日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到如今的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中国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一个崭新而辉煌的时代。
纪录片很短,只有六集,它将无数“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汇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河”,那是崛起的中国,发展的中国,辉煌的中国!
孙中山的的宏伟蓝图百年后不再是梦。一项项宏伟工程拔地而起,一个个“第一”彰显着东方大国的辉煌,一串串惊人的数字昭示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从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到中国港、中国网,“圆梦工程”圆的不仅是孙先生的梦,更是我们的梦,中华民族的梦。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让中国渐渐摆脱了落后。2020年,中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无论是外国人对移动支付、便捷网购的肯定,还是中国航天“用卓越铸就辉煌”,中国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必将行稳致远。
在纪录片中,我特别注意到了一个山村——悬崖村的发展。悬崖村坐落在海拔1400~1600米的山坳中。曾经,人们进出大山需要借助藤蔓;如今,在国家的支持下,一条条钢梯盘山而建,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还带动了村子的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77.5万驻村干部在不断奔忙,那些执着坚守的身影已与全面小康一起镌刻进协调发展的里程碑中。
习大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积极践行“绿色”新发展理念,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了藏羚羊保护区,绿化了广袤无垠的沙漠。视频中的南海甘泉岛让我眼前一亮,清澈碧蓝的海水包围着绿意盎然的小岛,干净、柔美,这是生态建设的典范啊!小生灵们安心栖居,万千人民悉心守护。“南海江豚,这几年出海常常会有他们相伴”,渔民脸上荡漾着笑意。江豚在海面上引路,围着船只起舞,让我不由得想为它们的可爱“买单”。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中国渐渐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并且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国人感到自豪、赢得尊重的坚强靠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绿色的田野,大山深处的课堂,守护百姓安全的“天网”,世博会的文化舞台,长寿之乡的养老小院,都是五年来百姓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部纪录片将辉煌的中国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给予我们强大的震撼力,也给予我们巨大的自豪感。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它们编织起幸福、美好的中国结,编织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的山河在一代代人手中接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重塑,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