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转,岁月变迁,历史留下了许多巧夺天工的设计,也悄悄留下了这锦绣满园——昆明湖水光潋滟,十七孔桥横卧水面,佛香阁也屹立于万寿山上,散发着历史的淡雅清香。水光中倒映着花团锦簇,鸟语花香,分割出倒影,一半仙境,一半人间。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全园占地约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约四分之三,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是所建成的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有“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称。
昆明湖的景色十分美丽。春季的她,湖水已经解冻,河堤的垂柳轻拂着水面,映着蓝天的湖面画出一道道涟漪向外晕开,十分动人。和煦的微风拂过一群群鸭子,它们安详地游动于水面上,肆意的享受着春日的美好。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放眼过去,几只小船划过水面,与鸭子共舞,十七孔桥飞跨于东堤,连接着南湖岛,仿佛一只大鳌,傲然于天地间。
关于十七孔桥为什么是十七个孔,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在古时,“九”乃最大的阳数,皇家以九为尊,皇帝也是九五之尊。而十七孔桥不管是从右往左,还是从左往右,数到中间最大的孔时都是第九个,所以十七孔桥有十七个孔。
行走于昆明湖的东堤,转头望去,佛香阁屹立于万寿山,四周郁郁葱葱。在一片绿色的映衬下,她显得温文尔雅,给人一种端庄之感,它本身所散发出历史的淡雅,使人陶醉于其中。走入佛香阁,映入眼帘的是返璞归真的木雕,厚重踏实的石刻,还有栩栩如生的壁画。望着眼前饱受历史沧桑的物件,我仿佛又见到了昔日的辉煌。
漫步在园中,看向垂柳,为它的婀娜多姿所欣赏;望向湖上,为它的波光粼粼所迷离;走于桥上,为它的气势磅礴所震撼;身处阁上,为它的古色古香所陶醉。
这便是我心中的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