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上甘岭》有感
七(2) 朱成柽
1956年6月,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在同一年的10月,我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组成一支志愿军前去支援,从此便开始了“抗美援朝”的战争。
在这其中,最为激烈的,最惊险的一战莫过于上甘岭那一战,那场战役彻底改变了战局的趋向。
根据纪录片的记载,可以得知,那一战中国志愿军需占领上甘岭主峰并守住至高点一直坚持到后援部队的抵达。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发达起来,没有重武器,只有三十几门大炮及一些落后的枪支,而当时的美国却使用了他们国内空军力量的四分之一,海军力量的二分之一,以及陆军力量的三分之一。可见敌我之间实力的悬殊,但是中国志愿军做到了别人都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他们打赢了!他们创造了奇迹!
初接守阵地
起初,七连一直守着上甘岭的主峰。抵挡美军的进攻,但美军的进攻实在是过于猛烈了。七连牺牲了不少的壮士。于是,上级派由张忠发所指挥的八连去接应七连。
当八连到达阵地的时候,八连连长发现七连的连长双眼蒙上了白色的纱布,问了才得知,是被炸药迷伤了眼。七连和八连的两位连长站在主峰上,七连连长郑重对八连连长说:“我们的左侧是是三连和四连的阵地,右侧是六连的阵地,我们是主峰阵地。说起来地面并不大,东西长只有五百公尺,南北宽不到三百公尺。”他顿了顿:“现在一寸也不少,交给你了!”说完两人握了握手。随即炮声在耳边炸开,是美军又一次发动了进攻,八连战士们顽强抵抗,八连指挥员张忠发带着战士们用机关枪扫射,防住美军那黑压压如蝼蚁般冲上来的士兵,打的那叫一个痛快!
敌人夹着尾巴逃了回去……
我看到这也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只恨自己不在那个年代,不然也想上战场奋勇杀敌,保卫国家。
坑道现真情
由于美军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再加上他们先进的武器。八连接到上级通知,不得不暂时撤入提前挖好的防空坑道中。
起初,战士们在坑道内还算自在,与头顶的美军周旋。干扰美军不让其继续进攻,与敌人打游击战,将敌人死死地黏在山头上。
但是,渐渐地,战士们手中的水壶见了底。战士们只能夜里悄悄出去抢水,但美军早有防备,每次出去的战士都没能安全回来。
正当八连连长号召大家不能被水给打倒时,七连传来了一个噩耗——七连指导员因缺水已经昏迷了!八连连长急忙赶到七连指导员的身旁,七连指导员静静地躺在担架上,嘴唇因干渴已经裂开了一条条血口。询问才得知,他硬是三天不愿意喝水,每次卫生员小王让他喝仅剩的备用水时,他都会用沙哑的声音说:“还是把水留给那些能够打仗的战士吧!我已像个废人一样躺在这儿了,不要再为我浪费了。小王,帮我把纱布解开,让我再看看战士们。”但纱布还没有解完,便晕倒了。
最后,七连指导员牺牲了,战士们个个都沉默了。看到这,我的心情和战士们一样,都为七连指导员的牺牲而感到痛心。但我相信,七连指导员的这份精神一定永存!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支队伍的!
终于,通讯连传来了喜讯。上级的补给终于到达了,坑道里又有了希望的火焰。战士们振奋起精神,配合后续部队发动了反击,想打美军个措手不及。
在进攻时,有一处美军火力点始终难以突破,八连连长派了几波爆破组进行摧毁,但都失败了。眼见敌人的援军快到了,八连连长心急如焚。这时,他身边最亲近的一位年轻警卫员站了出来“让我去吧,我熟悉这的地形,我可以绕上去。”他说。八连连长看了他一眼,让他去了。警卫员小心翼翼地向上爬着。突然,敌人发现了他,向他进行扫射。他中弹了!大家都为他捏了把汗。但他并没有放弃,他顽强地站起来了!终于,他成功了!他炸毁了敌人的火力点!但……也牺牲了。战士们带着已去战士们的希望,带着民族的怒火,冲向敌人!最终,敌人落荒而逃。战士们胜利了!
直到现在,我还沉浸在这一战胜利的喜悦中。正是因为有这些战士们,我们才有如今悠闲自在的美好生活。也正是因为有许多有像七连指导员那样有着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精神的人,胜利的天秤才会永远倾向我们这边……
《上甘岭》观后感
七(1)班 戴婧涵
这两天老师整整用了三节课来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上甘岭》。
这部电影讲的是为守住朝鲜的大门上甘岭,为了保护千万朝鲜人民的性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以生死与美国人战斗的故事。
影片中主要负责抗击美军的是八连的战士,因为敌人的封锁,部队不得不在阴暗干燥的山中坑道里待上二十多天,水缺得很。为此,战士们只好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人的眼皮子底下,用一个小破葫芦去装水。可这样,随时都有可能被那可恶的美国人的炮弹炸到,可我们可爱的战士们,依旧奋不顾身的,不畏生死的冲在第一个,为的就是要让早已口干舌燥的同志们喝上一口水,你说这要换是美国人,他们能做到吗?当然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只有我们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们才能真正做到。
就单说打战,那美国军官用机关枪扫着,才能硬逼着小兵上前,而我们的战士不同,你看他们,哪一个不是要抢着去战斗。再看看军官,美国人的军官用弹药,用炮火,用提防,用质疑来面对他的下属,而我们的八连连长张忠发则与他截然相反,他是用信任,用关爱,用一颗真心去对待他的战士们的。
电影中有一个情景我记得很清楚,在战士们饥渴难耐的时候,师长派人送去了一些萝卜,而给八连特意多给了两个苹果,是给连长吃的。可八连连长拿到了那两个苹果时,则是毫不犹豫地大声开了口:“这两个苹果,是师长特意送给我们八连战士们的!”我大吃一惊,这位八连连长,就算打战也要喝水的啊!怎么,难道他不渴吗?哎,这就是我们的战士,是多么的高尚啊!
我静静坐在教室里,内心却无法平静,我仿佛看见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步伐,激情高昂地呐喊:“冲啊,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四周已洒满了鲜血,这血,就是染红我们的红领巾,染红我们的国旗,染红我们的心灵的革命先烈的血啊!
“啁啾——”忽然,一声鸟啼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望向窗外,笑了:“你也在为先烈们歌唱吗,可爱的小鸟?”
《上甘岭》观后感
七(3) 邵欣竺
“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随着歌声的传来,电影《上甘岭》中的画面一个个呈现在眼前。
《上甘岭》中的,人民志愿军是顶天立地的巨人,是真正的战士!他们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奋不顾身,冲在抗美援朝第一线。他们与敌人顽强斗争,没丢掉一块地,一寸土,他们都是好样的!
《上甘岭》中的,小战士杨德才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名新战士,可是他并没比那些老战士逊色多少。他为了最后的胜利,在紧急关头(3次爆破都没有成功),主动请命,去炸敌人的火力点。他拿着炸弹,毛四海配合他们冲向敌人的火力点,敌人见状,怎能不慌?他们立即调转火力,把枪指向他们。毛世海被迫停在原地,但他立即架好机关枪保护杨德才,杨德才在凹凸不平的山坡上匍匐前进好几次,差点被敌人打中,但他并没丝毫畏惧,坚定的目光,不退缩的身影,誓死要完成任务!敌人火力一停,他见机快速把导火线一拔,把炸弹扔进机枪射口里,可是敌人又把它扔了出来,杨德才见状没有丝毫犹豫,用身体堵住机枪射口的瞬间,回头大喊一声“连长”,张连长一听,立即发起冲锋,大家拿起武器向主峰冲去。拿着旗子的人一马当先,冲到山顶,踢掉敌人的旗,插上我们的大旗。那旗竖立,仿佛在说:“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杨德才战士虽然最后牺牲了,但是他将会被我们永远铭记!
大反击的那天早晨,四周都是“我们”的炮弹,仗一开始,那炮弹“嘭嘭”的响,浓烟四起,浓烟滚滚,敌人四处逃窜,落荒而逃,看到这一幕的我,心情异常激动,真是大快人心!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还记得师长派人送了两个苹果给张连长,而张连长一口拒绝说:“把苹果们送给伤病员!”经伤病员一致决定,一定要把苹果给张连长吃,最后,张连长让王兰把苹果切了,每人一片。苹果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很普通,可是在那个时候是多么珍贵啊!张连长的奉献精神是多么难得啊!不仅如此,他们连守坑道整整22天,在这期间水资源匮乏,大家干的嘴唇都裂开了,可是谁也没说一句我要喝水。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坑道里的水稀少,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还有孟指导员昏过去好几次,可是他说“把水留给其他战士吧!”宁可自己不喝,也要把水留给他人,这就是人民志愿军的高尚品质!
当战斗胜利,张连长说,这里的土地我们没丢一寸的时候,他是多么骄傲啊!当杨德才战士为国捐躯时,他是多么自豪啊!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钢铁男儿,是祖国人民的保护伞,是伟大的革命烈士!他们不畏枪林弹雨,誓为祖国死,他们是真正的中国铁血英雄!
让我们向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电影《上甘岭》观后感
七(5)班 王仁齐
电影《上甘岭》讲的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抗击美帝侵略者的一次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八连已经在山上坑道里坚持战斗了一个月。由于敌人的封锁,部队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嘴唇都干裂了。上级领导派来送水的小分队,队员们一个个牺牲。为了保存实力,八连战士们又得下去“抢”水。但是,战士们刚装好水,就被敌人的流弹打中过了。之后,师长派人历尽千辛万苦才送上一些萝卜,并特意送给连长两个苹果。虽然连长自己是那样干渴,却把两个苹果分成许多片,分别送到全连每个战士的手上……
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战士们在那样饥渴的情况下,没有忘记自己的战友,这种阶级友爱是多么高尚。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战士们没有食物,没水喝,但他们都还是挺过来了,他们为了新中国,为了祖国的明天,脚下穿着草鞋,穿上它走一百米,就能使脚起水泡,但战士们穿着这个翻过了千山万水,那种草鞋并没有把战士们吓倒,反而让战士们更加斗志昂扬,可以看出,战士们是多么坚强,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都足以让我们去学习。
其实八连士兵最感动我的不是他们面对困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是他们坚决服从命令的态度。为了配合上级的全面反攻。八连被要求撤退到坑道,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坑道中的几十天,志愿军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敌人的猛烈进攻、枪支弹药的匮乏、医疗条件的落后,敌人的毒气弹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要求上级批准他们突围,而是严格执行团部的作案方针,将敌人死死拖住了,为大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样的士兵实在令人敬佩。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永远地记住,有几十万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了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幸福,将鲜血甚至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朝鲜的国土上,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战士,我们更应该珍惜用先烈的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童心向党——观 《上甘岭》 有感
七(2)班 邰於晨
对于现代人来说,1950似乎是一个遥远的时代,对于老一辈人来说,抗美援朝似乎刚刚发生过。
这件事烙印在他们的心头,成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阵地·坚守
1950年,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应朝鲜政府请求,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奔赴这炮火连天的战场………..
轰炸机,重武器,大炮,一枚枚炮弹投到上甘岭阵地上,碎石飞溅,硝烟四起,一片火光。阵地上,志愿军七连正在与敌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敌人手持先进的武器装备,像一头发了疯的野兽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锋,但都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一次又一次地阻挡。
敌人的攻势越来越猛,七连的战士们有些被动,危难时刻,孟指导员不顾危险登上山头的制高点,挥舞着旗,心中燃起熊熊火焰,瞪着眼,朝着敌人发出怒吼,朝着战士们发出号召“同志们,站起来,我们不能退缩!坚决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战士们听到后,一个个不顾牺牲,持着手中的机枪,打的敌人狼狈不堪。子弹打完了,敌人架起喷火枪,喷向了战士们,战士们将机枪摔在地上,赤手空拳扑向敌人,与敌人扭打在一起,紧紧地抱住敌人被火烧死,有的则手持手榴弹,拉开盖子,扑向了敌人……..
阵地坚守住了,而战士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孟指导员也被敌人的炸弹伤到了眼睛,身受重伤。
“这个山头东西长只有五百公尺,南北宽不到三百公尺,现在,一寸阵地都没有丢!”这是孟指导员受伤临走前对八连长张忠发说的一句话。
生处于和平时代的我们,在遇到一次又一次困难时,也要向先辈们一样坚持不懈。
坑道·缺水
由于党的决定,接任七连保卫阵地的八连决定放弃阵地,转移到了阵地下方的坑道里。
起初,八连连长张忠发带领与指导战士们频频出坑道趁敌人不注意炸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十几天后,水严重缺乏,附近唯一的水源在山脚下,可那儿有敌人把守。
躲藏在坑道里的八连,面临无水可喝的境遇。
阵地上,制高点,插着美国军旗,成千上万的美国鬼子在阵地上如同蝗虫一般。他们中有的在构筑防御工事,有的三五成群娱乐,有的手拿美味的面包和红酒过的十分舒适。
坑道里,战士们坐在地上,一个个嘴干舌燥,连吃一口粮食,也是一种奢望。突然,一个士兵从坑道口跑了进来,他成功抢夺到了两桶水。一时间,战士们热泪盈眶,士气高涨……
阵地·反攻
八连解决了缺水危机,又连续牵制敌人二十多天,为部队争取到时间,调遣兵力,组织大反攻。
清晨,阳光明媚,反攻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随着八连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出击,怀着对敌人的愤恨,弹无虚发,打的敌人措手不及。可随后敌人躲进了一个隐藏火力点,进攻部队频频受到阻挡,派出的爆破队也全部被敌人击毙。这时,一位年纪轻轻的战士自告奋勇,手持手榴弹,依靠迂回的走位战术,成功的炸毁了敌人的火力点。美军全线撤退,战士们成功夺回了阵地。
在经历过失败,我们也要像先辈那样不放弃,持之以恒,最终获得胜利。
现在我们的国家强盛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像先辈们一样地伟大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