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涌入云际,暮色四合,厨房中我瞥见母亲栖遑的身影。卸下一身疲乏,我拾起一个糍糕送入口中,咀嚼间藏于其中的爱逐渐浮现。
“白胖子,细长叶,包里头,甜又甜。”妈妈说这是叶仔糍的秘诀,天真又稚嫩的我踮起脚尖,睁大了眼睛瞧着锅里的大团子,只见妈妈从里头把热气腾腾的团子拿出,忍着烫抓出一小块,碾成圆状,用勺子挖了一大勺红豆馅儿放在里头,包起来,一气呵成,再在叶片上抹油绕着团子缠一圈,大功告成。这便是人间美味叶仔糍。
叶仔糍是斗门这一带的特色小吃,可甜可咸。甜的有红豆馅的,椰蓉馅儿的,咸的有干萝卜和猪肉末馅,虾米馅花生馅的。包着馅的则是用糯粉揉搓制成的团子,最外头的叶子可使用的材料很多,最常见的有蕉叶,芒果叶和菠萝蜜叶,但妈妈说如果用橄榄叶,整体会香得多。一般在春分,农历三月三等一些民间的祭祀节日会做,每逢佳节,家中都会有一筐叶仔糍放到桌上。现在只要想吃,妈妈就会做。
每次吃那美味,唇齿间的鲜甜涌上心头,一口下去软糯鲜香,我沉浸在溢出的黏腻的米香,最后即是红豆那惊涛骇浪般的香甜在口中迸裂。
一锅十里飘香的叶仔糍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从锅中揪起一个热腾腾的叶仔糍,迅捷地跑回客厅,坐下来,怡然自得地享受这人间美味,妈妈满怀期待地走出来说:“好吃吗?”我瞅了瞅漫不经心地说:“还算可以吧,这么简单,但换我来做一定能做出一百种不同花样的!”妈妈眉眼弯弯,咧着嘴笑着看我夸下海口,回到厨房继续忙活了。
妈妈早早地就在厨房忙碌,在灶台前来回踱步,我趴在厨房的门前眯着眼,瞧着厨房里头的“战况”。“来试试看!”妈妈打趣着说,我天真地以为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好差事,可当我揉捏起面团时,才知道现实与想象可谓大相径庭,馅儿多皮薄,把团子包破了便亡羊补牢。好在最终红豆馅儿与皮儿终于和解妥协,但终究长得四不像,反观妈妈盘中精致的糕点如群蚁排衙,如此看来还真是相形见绌。
我吃着自己做的丑糍,回忆起妈妈从早上忙活到现在被水泡出皱褶的手,脸上泛出的层层油光,包叶子时上下翻飞的巧手,紧锁的眉头,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背影……我猛然懂得为什么妈妈的总是最好吃的。
我鼻尖一酸,心头几个热浪不停地翻滚,原来每次妈妈都要花费很多功夫才有这么美味的出品,烹饪的精美的叶仔糍那藏在其中的爱,直至现在才被我挖掘。
藏在叶仔糍里的爱,那香甜中蕴含的爱,浓郁而热烈,犹如绵延天边的一朵云彩。细细体会那滑入喉中的爱,无论何时,叶仔糍带给我的记忆,都是岁月里一抹不可取代的软糯的美好。
教师评语:小作者文笔清丽,语言优美,娓娓道来与母亲相处时光的关于叶仔糍的温情美好。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疼爱儿女的深深感激,读来打动人心,幸福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