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红日早已随山脉一同休憩,一抹红光,把爷爷手中的《唐诗宋词》照的璀璨,随着爷爷手指的翻动,一个个安贫乐道、热烈粗犷、闲适自在的诗人似乎浮现眼前。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常常捧着本厚厚的书,坐在院子里,看还不够,偶尔也会长叹一口气,将书上诗句一句一顿地读出来,颇有一番气韵。我像馋虫似的被引起了兴趣,问爷爷在读什么?他笑笑说:“古诗啊,这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里面学问可多了,来跟爷爷读’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
之后接连几天,我都和爷爷沉浸在广阔的书海里,可一日窗外的蝉鸣与友好的嬉闹让我动摇,“读诗太无聊了,我要和他们去玩。”我撒腿就跑,不顾身后叫停的爷爷半分。
四日我又想出去游山玩水,享受惬意生活,爷爷堵在门口,把我带回书桌前,“孙孙,读书不是片刻的痴迷,而要专注,要自始至终沉浸其中。”
确实,爷爷任教几十年,他的人生就像一首诗,短小精悍,内涵万千,诗服务于天下人民,爷爷也就成了诗的学生,他长久对教学的专注,将他的学生从小地方送到大千世界,赢得了如今“周老师”的美名。
爷爷以专注行事,他坚持长期读的儒家经典、名词古文就是最好的印证。从那以后,我不单单是把诗浅层的读出来,而是由诗到诗人再到自己,用心体会,长久坚持。正如我第一次用心诵读到余谦的《石灰吟》,便读懂了他被贬谪时的豁达与乐观,在低谷中仍享受生活的积极心态。
爷爷与我,口口相传的是诗词,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任世界喧嚣,我自以专注为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