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性格
投稿作者:佚名
流盼山色新萤织就烟火,岁月清荷早已从湖心跌落。远赴山河,学习瓷磐石般的魂魄,塑就此生坚韧的性格。
清晨,天微亮,风微凉。暖阳斜斜地从窗坠进小屋,笼着爷爷轻轻擦拭青花瓷的身影。我站在旁边凝望这青花:淡淡的丹青笔锋流转。伴着星星点点的朱砂,绵延的靛蓝划过瓶身。在素洁无瑕的瓶身上绽开盛世的繁花,绚丽璀璨。没有一处凸起的唐突,没有一处凹下的缺憾。我惊叹着那如仙子般的魅影。爷爷㳀浅地笑,告诉我要学习瓷。学习瓷?学习它那惊世的容颜?被世人所称羡的珍贵?我不解。
爷爷看着我疑惑的样子,爽朗地笑了起来,拉起我的手走出门。
我们来到附近的窑门外,瞬间升腾的热浪模糊了我的视野,周遭的一切都变得糊起来。爷爷告诉我,开瓷的时候,工人就会奔波劳苦。只有上好的瓷经历了日日夜夜的燔烧与炙烧才会诞生。的确,工人来来回回地忙碌,似乎没有人发现我们的到来。我走进观望:烈火如同猛兽般扑向那些原来柔软的,脆弱的器皿,咆哮着,嘶吼着,肆虐着。那些原本静默的土坯终于呐喊地抵御,在烈火中磨炼,在灰烬中重生。它们是如此坚毅果敢,又是如此清高难近。一次不小心的擦拭,一次不留心的触击,都会使它肝肠俱裂,无法重圆。我学习到了它坚毅的性格,不可磨灭的意志。
伽利略说过:“生命如铁钻,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人生如制瓷,只有经历过生活的考验,不畏那荆棘丛生的小路,不轻言放弃。我们才能看到布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山色空蒙的天水一色,群星闪烁的漫漫夜空。
从东汉青釉到隋唐雕镂花,从元代玲珑花到明代霁红瓷。瓷,穿越世纪,历尽沧桑,因为久远,所以厚重。所以永不褪色。我学习它那淡然和处事不惊的性格。
学习瓷,在南风缠绕缱绻细雨中影响着自已的性格。无论素胚或是浊土,只要经受住烈火的考验,便不畏困难,以宠辱不惊的性格,动身启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