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刻几分什么在心头作文800字
那一刻,几分怀念在心头
当我和奶奶一齐轻声哼哼出了那粤曲的调,我们也就唱出了、颂出了这个时代的赞歌。
——题记
放假在星期六,奶奶硬拉着我去看点东西。
我在路上不停地抱怨——为什么一定要去啊?我周末您知道有多宝贵的?奶奶却是不言语,只是一味拉着我的手到了一家茶馆门口。
茶馆在黑夜中亮着柔和的淡黄光亮。走进去,稀稀落落地坐了几桌,台上有人在演粤剧。奶奶拉我走了下来,急忙叫了杯茶,便似迫切地看着台上——奶奶是爱看粤剧的。
茶馆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似乎吹动了茶里的几缕烟零,飘进模糊的记忆里。
在我还是屁大点的小孩时,奶奶就在家里带我,任我在屋里跑来跑去,自己却躺在摇椅上看着电视。可每当电视里粤剧又开演,她忽地就站起来,在房屋里踱来踱去,嘴里念念有词,做些我看不懂的动作、说些我听不懂的话。在那时的我看来,奶奶是人,和公园里的叔叔阿姨差不多;可她也是个奇怪的人,不然她又为什么这么热爱这种无聊的东西,而且演起来又那么神采飞扬呢?
回忆太久远了,久到那天的黄昏失了色彩,久到那天的电视失掉声音。可我不曾忘记,也不会忘记奶奶那身轻如燕的姿态,不会忘记她那抑扬顿挫的唱腔,还有她那岁月埋没不了的热爱……
回忆渐渐溶解在现实眼前。我饱含深情地转头看向奶奶——她正眯着眼,背靠椅子,鱼尾纹在她脸上点出几朵小花——兴许是也在怀念吧。可当一段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我们就都哼起调来,和着风声,飘于茶雾……
我也终于明白了她为什么一定要带我来。因为这是她对过往岁月没有叹息地美好怀念,也是我对似于早已消逝在一次次”明天”的童年的追念,是婆孙俩共同的永恒的记忆。
一曲终了,我走到台上捡起一束散落的簪缨,将它捧在胸前,在心中如火般燃烧着怀念……
篇二:那一刻几分什么在心头作文800字
那一刻,几分思念在心头
光影交错之间,那张藤椅静静地站在那里。
——题记
蝉鸣喧嚣,分外闷热,为了逃离这火炉,我回到了乡下外婆家。
外婆家在村子的最里边,背靠山,旁围水,得天独厚。外婆在院子旁开辟出一片菜地。我踏进院子大门,屋里很安静,只有墙角鸡圈里的几只鸡“咯咯”地叫着,它们撅着屁股,小红嘴“嗒嗒嗒”地啄食着地上的米粒,一切都似乎没有变。我进了屋去,看见外婆在选花生米下种,她干瘦的手指轻轻抿开花生壳,把个大饱满的花生米,留在竹箩里,瘦而小的,就自己吃掉。她见着我,浑浊的眼睛亮了一下,停下手中的活,招呼着我坐下。我端着张小木椅,想帮她一起挑花生,可她摆摆手,随手抓了把煮好的花生塞进我手里:“刚煮的,拿去吃吧,我自己挑就行,那老头走了之后,干啥都得一个人咯。”我愣了一下,鼻子一酸,打算去院里转转。
环顾院子,我终于看见了那藤椅。它静静地摆在那,头顶是一棵木瓜树,上面又有几个小木瓜了。木瓜树是外公很久之前种的,现在已长得挺高了,木瓜树的叶子很大片,像蒲扇一样,阳光穿过那缝隙,落在了藤椅上,像碎金一样,我走近那张藤椅,轻轻一碰“吱呀吱呀”地响,它摆在这应该挺久了,但上面却没有落一点灰尘。我仍记得,外公最爱坐在这喝他酿的蜜酒,这时,他是不允许我们打扰他的,外婆听了我们的“控告”,摇摇头,故作无奈状:“别管他,喝多了,犯病呢!”这时,如神游天外的外公悠悠回了句:“好着呢!”我们便大笑起来,笑声震得木瓜叶都仿佛抖动起来。
藤椅旁边还放着外公的旱烟筒。它已经很旧了,上面很多都是烟灰积起来的黑糊糊。外公很爱抽烟,但他从来不给我们抽,甚至我们不能碰他的烟筒,外婆骂他烟鬼子,他也只嘿嘿笑着打圆场。外婆平时也抽水烟,但抽的很少,我最记得的,是去年外公走的时候,外婆一言不发,自己坐在墙角抽外公的旱烟筒,她没哭,只是在那里坐了好久好久。后来,外婆就没有碰过烟。
藤椅靠着围墙,围墙外是菜园,菜园里很多都是外公种的菜,比如薯叶、生菜什么的。其实他不爱吃生菜,但我说我想吃,他便种了。每次收菜回来时,生菜都是个最大,最嫩、最好吃的。
我猛然回过神,手仍放在藤椅上,我不禁坐在上面,缩紧自己,头搁在藤椅把上,阳光有点刺眼,我闭上眼,木瓜香萦绕鼻间,我泪流了下来,那一刻,几分思念在我心头,久久不散。
篇三:那一刻几分什么在心头作文800字
那一刻,几分感激在心头
岁月无情,当年头发漆黑的父母早已两鬓斑白,而年少无知的孩子也早已长大了。如今,我回看往事,那件事仍记忆犹深。在那一刻,几感激在我心头。
寒冬腊月,凛冽的寒风呼呼地拍打着窗户。急着赶去学校的我披了一件单薄的外套就走出了家门妈妈拿了一件棉袄跟上我:“小林,今天天气冷。先不急这一会儿,冷到身体就不好了。”“唉呀!妈,现在我得抓紧时间赶回学校,而且这天一点不冷。”我不停地催促母亲,母亲只好默默地把衣服放在车箱里。
结果,母亲的车子刚一开动,那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我的牙齿便开始不停地冷颤。我现在真是后悔,早知真的如此冷当初又何必不穿上棉袄呢。唉。要强的我不愿被母亲看出我的寒况,只好硬撑下来。一路上的寒风寒如同一把把锋利的短刃,不断地滑过我的脸庞,一股股寒冷直穿身体。
刚一到学校,我就感到脑袋晕沉沉的,但不想被母亲指责,便强打精神,走进了教室刚回到座位上的我,因为忽冷忽热,而令我倍感身体乏力。脑袋晕沉沉的,眼皮也开始打起了仗来,我的眼睛也倍感乏力。我的脑袋仿佛被别人灌了铅似的,我只能睡在桌子上,桌子上的试题忽明忽暗的。最终,我只能被迫合上了双眼。逐渐滚烫的额头使我的意识慢慢模糊起来,只记得最后有人在我旁边交谈,那声音是那么熟悉。紧接着,一个瘦小却有力的身躯将我背起来,她身上的香味是那么令我安心。
在我醒来时,身上却盖着白花花的棉被,被子上还盖着母亲叫我穿上的棉袄。母亲出乎意料地依偎在床架上睡了过去。这是我近几年来第一次感到母亲的脸庞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阳光洒在母亲身上,在记忆中那漆黑的头发,悄无声息地换上了几根银发。银发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是那样刺眼。母亲似乎察觉我的醒来,缓缓抬起了头。在母亲的脸上又多了以前从来没有的皱纹,这不禁让我的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母亲刚起床,二话不说又拿起了我的水杯,为我去打水。碰巧,一位护士从我身边经过时与他人交谈说:“听说,刚才那位母亲凌晨两点才睡下呢!”我突然间,感觉那个身影是那么伟大。我的内心不禁为我的不懂事而发痛。那一刻,几分感激在我的心头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对我的爱又怎岂是三春晖如此少呢?在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母亲。直至现在,我内心的感激愈来愈强,但我只能用我的懂事去回报我的母亲。
篇四:那一刻几分什么在心头作文800字
那一刻,几分勇气在心头
是热爱,是传承,是亲情,让时间开出了花。——题记
笔走龙蛇,一笔一画都看出爷爷那笔迹遒劲。我拍手叫好:“爷爷写得真好看,我也想学。”爷爷摸摸我的头,说:“好,孙女只要想学,我定尽全力去教你,到时候,我的孙女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去到更高的境界。”我那时只管盯着字,全然不知爷爷的慈爱与那话中的含义。
就这样,爷爷给我买来了字帖,我高兴地呼喊着:“好,好,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字帖了。”薪火传承,不只在一朝一夕。每日晚上,我与爷爷总在窗前练字。爷爷的大背影遮盖住我的小背影。窗外,月光如水,给大地盖上了一层银色的被子,槐花树还在努力地生长着。嫩绿的叶子要经历风雨才能长大,才能变得坚强。案前的那棵小槐树,陪着我,慢慢成长。
小树在茁壮成长,老树却日渐残败。很不幸,爷爷病了,字也似乎写不成字。
“好样的,乖孙女,年轻人学东西就是快,现在我老了,不中用了,时间好像冲刷了一切,就连头上的黑发也都被时间的雨水冲了个干净。”爷爷一边夸我而又有些沮丧地自嘲。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有,爷爷您是我的老师,我还没您好呢!”“爷爷老了,医生说我的字再也回不来啦!以后呀,就要靠你自己了。爷爷看好你!”我心中顿时一阵悲凉,转眼看窗外,那槐树也已长高长大,虽是冬天,但那薄薄的叶片却生意昂扬,在北风中起舞。
那一刻,几分勇气在心头,我小声地说:“爷爷,要不我教您吧!你那引以为傲的字也许在某处被落下,但总有一天,我们能沿着来时的路,去捡回那瑰宝。”爷爷的泪水漫上眼眶,他望着我,点了点头,说:“好,都听你的。”
就像小时候的我,爷爷坐在案前,前面还是那一棵槐树,仍在顽强长大。不同的是,小身影长大了,大身影变老了。我抓住爷爷的手,不同于以前的大手包着小手,现在是年轻的手攀上满是沟壑的苍老的手。爷爷就像那时的我,每日晚上都坐于窗前。沾一笔浓墨,写一首好词,展一个志向。那一本我小时候用的字帖,现在在爷爷的手上发扬。睡前,爷爷摆出我初学的字,与他现在的作对比,笑着说:“现在,爷爷也要像孙女一样,从梦的海岸,扬帆,掌舵,起航。”我望着爷爷,几分心酸又有几分蜜甜涌上心头。
窗外,槐花树开出了那洁白的花,香气飘入鼻腔,沁人心脾。我暗暗庆幸:那一刻我的小小勇气,让爷爷重新年轻,不再颓丧。是热爱,是传承,是亲情,让时间开出了花。
最新评论